近日,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,兆驰半导体、雷曼光电、惠科和华引芯四大企业纷纷公布了多项关于Micro/MiniLED的专利申请,这一新动向无疑将对LED市场产生深远影响。这些专利不仅涉及提升LED发光效率、实现电路板流平一致性、降低复杂的巨量转移工艺技术要求,还大幅度的提高了高色域发光元件的可靠性。
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“低电压Micro-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”的专利(公开号CN119069598A)。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它能够降低MicroLED的工作电压,同时还提升了发光效率。根据专利内容,这一外延片结构较为复杂,由多层材料构成,这中间还包括P型GaN层和多孔AlInN层等,旨在优化LED的发光性能。兆驰半导体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,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连续增长,成功跻身于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的前列,产销规模高达110万片/月,展现出强大的制造能力。
来自惠州的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,申请了专利“Mini/MicroLED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方法及其灯面加工工艺”(公开号CN119050211A)。这一创新通过特殊的灯面加工工艺,确保了LED焊台的高效一致性。雷曼的这种技术有效改善了传统转移工艺的不足,确保了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流平性良好,提升了生产效率,雷曼光电已开始探索玻璃基MicroLED显示技术的小批量试产,正加速在新技术上的布局。
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“灯板和显示装置”(公开号CN119068781A)同样令人瞩目。该技术通过气流循环和机械振动的结合,创新性地简化了MicroLED的巨量转移工艺技术要求,确保了每个LED的安装过程更高效。随着行业对高质量显示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,惠科的这项专利可能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。
最后,华引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的专利“一种高色域MiniLED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”(公开号CN119069607A)引发了业内关注。这一新型发光元件通过独特的色转换膜设计,能够提升LED芯片的显色能力和色域,较大改善了发光元件的散热能力,极大地提高了其可靠性。华引芯已在高端半导体光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,未来或将成为市场中的重要竞争者。
通过这四大公司的技术突破,Micro/MiniLED领域正在加速向前发展,未来可期。各家企业的创新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,也为整个显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,逐渐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。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实施和普及,观众将有望体验到更高清、更色彩丰富的视觉效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