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U(中央处理器)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,是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资源(如存储器、输入输出单元)来控制调配、执行通用运算的核心硬件单元;同时,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,最终都将通过指令系统映射为CPU的操作。其内部的指令集是CPU中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所有指令的集合,目前CPU行业由两大生态体系主导:一是基于X86指令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Wintel体系,大多数都用在服务器与电脑等;二是基于ARM指令系统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创新药体系,大多数都用在移动设备。
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,云计算、物联网都对高端CPU的算力和精准任务调度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,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也在持续拓展CPU的应用场景,因此CPU下游市场需求稳中有升,带动CPU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2023年我国CPU市场规模达到2160.32亿元左右,同比上升7.83%。
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年中国CPU(中央处理器)行业现状与竞争局势分析,国产CPU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「图」》,如需获取全文内容,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。
中国CPU市场主要由桌面CPU、移动CPU与服务器CPU三个部分构成。桌面CPU占据了最大的市场占有率,达到50%,桌面CPU大多数都用在个人电脑,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。移动CPU与服务器CPU分别占比30%和20%。未来市场将逐步扩大,特别是在新兴计算领域的需求将推动各类型CPU的市场增长。
目前,中国CPU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外企业。国外企业占据较多市场占有率,其中英特尔和AMD分别占据了我国CPU市场的50%和30%的份额。而华为和联发科的市场占有率较小,随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,国产CPU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。同时,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,对高性能CPU的需求也将持续不断的增加,这为中国CPU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。
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、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客观的剖析CPU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、产业链、经营特性、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。科学使用SCP模型、SWOT、PEST、回归分析、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CPU行业市场环境、产业政策、竞争格局、技术革新、市场风险、行业壁垒、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。根据CPU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,精心研究编制《2025-2031年中国CPU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》,为企业、科研、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、战略规划、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。